【邮政业概况】 2018年,中山市邮政业实现业务总量7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08%。其中快递业务量3.6亿件,业务收入40.05亿元,分别位列全省第7位和第6位,居全国第33位和第30位。“双十一”电商消费节(11月11—16日)期间,中山市快递处理总量为2548万件,比上年增长13.49%;承载货值40.76亿元。其中,揽收量1325.54万件,投递量726.77万件,最高峰时段快件日处理量303.57万件。年内,全市机要通信质量全红,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满意度保持稳定。至年底,全市有邮政服务网点104个,平均服务半径为2.35千米,平均服务人口约3万人,全市邮政信报箱总数8.75万户,城镇居民楼按户设置的信报箱覆盖率98%;邮政信筒信箱134个,信筒信箱平均服务人口1.27万人;投递段道340条,单程邮路里程达到66.65千米。全市有快递许可和备案分支机构472家,快递分拨中心17个,从业人员2.79万人。市邮政管理局设在起湾南道3号竹苑广场6楼。
【邮政专项资金管理】 2018年,全市邮政、快递企业获安排2017年度广东省邮政业专项资金补贴265万元。其中,在邮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安排125万元,支持邮政企业对邮件处理场地、邮政普遍服务网点和邮政投递站点等进行升级改造;在快递发展方面安排140万元,分别对快递下乡网点建设、标准化门店建设、智能快件箱设施、安检设备投放以及安全培训等项目进行专项补贴。启动2018年度广东省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资金总额145万元,其中85万元用于成立中山市邮政业安全中心,60万元用于快递末端网点改造项目。
项目 | 单位 | 2018年 | 比2017年增长(%) |
1.全市邮政业务总量 | 亿元 | 73.91 | 17.08 |
实现业务收入(不含邮政储蓄直营业务收入) | 亿元 | 44.38 | 15.68 |
函件业务量* | 万件 | 618.90 | -37.72 |
包裹业务量* | 万件 | 4.12 | 20.47 |
订销报纸* | 万份 | 1971.88 | -15.81 |
订销杂志* | 万份 | 145.88 | -8.57 |
汇兑* | 万笔 | 2.74 | -63.17 |
2.全市快递业务量 | 亿件 | 3.6 | 15.49 |
同城业务量 | 万件 | 7005.43 | 10.26 |
国内异地业务量 | 亿件 | 2.86 | 16.99 |
国际及港澳业务量 | 万件 | 430.99 | 6.95 |
3.全市快递业务收入 | 亿元 | 40.05 | 14.91 |
同城业务收入 | 亿元 | 5.41 | 8.99 |
国内异地业务收入 | 亿元 | 25.29 | 15.71 |
国际及港澳业务收入 | 亿元 | 4.85 | 5.21 |
注:带“*”号的数据来源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广东省分公司。 |
【邮政监管和执法】 2018年,市邮政管理局组织开展各项监督检查,检查邮政营业场所83个,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4份。对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山市沙溪镇分公司提供的邮政普遍服务不符合邮政普遍服务标准进行行政处罚,罚款1万元。对《戊戌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诗经》等纪念邮票开展销售监督检查,检查邮票销售场所4个,访问用户近40人次。开展机要通信场所检查,重点检查机要通信保密安全运行管理和服务规范落实情况,检查13人次。开展邮政行业“扫黄打非”专项工作,抽查邮政报刊发行企业1个,检查邮政报刊亭10处;与市邮政公司开展联合检查2次,下发《邮政报刊亭禁止寄递物品》宣传页150张,要求全部进行现场张贴。落实寄递实名制,定期通报各品牌综合实名率和散件实名率,鼓励企业实行微信实名制二维码收寄方案,约谈实名制落实不力的企业1家,责令整改。开展全国重要活动举办期间寄递渠道安全保障工作和涉枪涉爆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组织行业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顺丰、“三通一达”(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主要品牌“三个100%”(寄递物品100%过机安检、100%实名收寄和100%开箱验视)落实情况,并对企业实名率落实和“X光机”使用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将《部分禁止寄递物品图例》纸质版与电子版下发各企业网点打印张贴。开展三季度市场执法检查、双随机检查与“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寄递渠道安全保障大检查等行动。全年检查企业187家次,出动409人次,责令改正9件,行政处罚15件,罚款金额13.7万元。完善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制定《中山市邮政管理局随机抽查工作细则(试行)》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覆盖检查对象包括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经营邮政通信业务的企业、集邮票品经营者和邮政用品用具生产企业等市场主体,包含随机抽查检查项目257项。
【邮政业三大攻坚战】 2018年,市邮政管理局开展寄递渠道基础安全管理,组织安全培训3次和应急处置演练2次;与各寄递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以实名收寄为抓手推动“三个100%”的落实,实名率保持在99%以上;做好旺季期间和重点时段的安全保障督导,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寄递渠道消防安全管理,联合市公安消防局推动邮政、顺丰、韵达、中通、圆通、申通、京东、百世、天天等快递企业组建成立快递消防志愿服务队9支。加快行业绿色发展步伐,制定《中山市寄递行业垃圾分类处理指导意见》,引导寄递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进快递业包装分类处理,服务美丽中山建设。助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全市150个建制村全部通邮,基本实现全覆盖投递到户;乡镇快递服务网点490个,覆盖率100%;市邮政管理局党支部联合市快递行业协会到挂钩定点扶贫村肇庆市封开县金装镇大林村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为贫困户添置简易家具,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邮政行业改革创新】 2018年,市邮政管理局创新监督管理方式,实施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分级监管。按照“突出重点,保障基本;布局合理,服务均衡;源头管控,方便监督”的原则制定《中山市邮政普遍服务网点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市普遍服务网点进行差异化监督管理,普遍服务监管工作实现从全面监管向分类监管、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从应急监管向应需监管的转变,提高监管实效性。支持邮政企业改革创新,鼓励邮政企业在传统邮务基础上拓展业务类型,发展快递包裹业务、农村电商业务,通过财政资金扶持邮政处理中心改造项目和投递站改造项目。
【中山邮政事业改革开放40周年】 改革开放40年,中山邮政事业实现由传统转为现代化的快速发展。1973年10月,成立中山县邮电局,1983年改为中山市邮电局,1980年,全县共有邮电支局24间,邮电所7间,邮政代售处111处,邮政业务以售卖报纸、投递邮件为主,采用邮车转运、自行车投递邮件。20世纪90年代的邮政业务随经济发展扩大,1991—1998年,先后推出商业信函、同城快递、超常物品速递业务,开办对国内主要城市直递和香港、国际货物速递业务。21世纪初,随电商业发展,民营快递业崛起并持续壮大。2012年9月14日,成立中山市邮政管理局,负责执行国家邮政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邮政服务标准;研究拟订中山市地区邮政发展规划;监督管理中山市地区邮政市场以及邮政普遍服务和机要通信等特殊服务的实施;负责邮政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统计等工作以及保障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中山市邮政业务总量从2012年的8.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73.91亿元,增长近9倍;其中快递业务量从2012年的3218万件增长到2018年的3.6亿件,承载的货物价值从50亿元增长至近600亿元,增长近11倍;中山人均快件量达到110件,超全国人均快件量的3倍。2012年市邮政快递企业年收入超亿元企业仅4家,其中业务收入最高的快递企业约2亿元;2017年年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1家,增长2.7倍,其中年收入最高企业达8.8亿元,增长4.4倍;到2018年底,全市共有普遍服务网点104个。2013年起住宅信报箱纳入住宅商品房验收范围,全市所有新建、扩建、改建的住宅商品房100%安装信报箱。智能快件箱从无到有,2018年达1776组16.19万个格口,通过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1300万件。快递服务网点由2012年175个增至969个,增长5.5倍。2012年全市仅建成邮件分拨自动传输带2处不到10条,快递分拨处理基本靠人力;至2018年全市所有邮件快件分拨处理中心及部分服务网点建成自动传输带超过100条,并新建成3条自动分拣线,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建设珠江西岸快递枢纽城市。2012年,EMS三角分拨处理中心成立,业务辐射华南地区。至2018年,中山市规模以上快递分拨处理中心增长至16个,其中有11个落户东升镇。大部分企业业务辐射珠海、中山和江门三市及粤西地区。其中占地面积较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中山顺丰产业园和韵达产业园等项目先后动工建设,均定位为服务珠江西岸的电商、仓储、快递、物流、冷链中心。行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12年起,市邮政局编制印发《中山市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市政府制定《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优化行业发展政策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夯实行业安全基础。2013年开展邮政行业服务质量提升专项整治活动,2014年推进邮政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专项考核工作,2015年继续深化诚信体系建设工作,2016年全面推进“3个100%”(即寄递物品100%过机安全检查、100%实名收寄和100%开箱验视)专项活动,2017年、2018年持续开展寄递渠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加强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收寄验视制度。至2018年底,中山市寄递企业实名率达99%以上;“X光机”从无到有,至2018年底配置78台,过机安检能力大幅提升。加强行政执法,2017年开出中山第一单《反恐怖主义法》罚单。2012—2018年,全市邮政行业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